师生风采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-> 师生风采 -> 正文

【研途风采】熊倩:苔花如米小,亦学牡丹开

时间:2025-03-21 作者: 熊倩 王晨钰 审核:付刚 来源: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点击:

【人物简介】熊倩,女,中共党员,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2022级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,师从甘露教授。曾任研究生2022级小班班长、院研究生会骨干。以考研第一的成绩入学,硕士期间学年课程绩点4.1,位列专业第二;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SCI论文一篇(管理学2区TOP,影响因子6.70),以学生第一主研的身份成功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等项目累计3项,曾获国家奖学金、省级优秀毕业生、校级优秀研究生干部、学业一等奖学金等十余项校级及以上奖励和荣誉。

长风破浪会有时,挂云帆,踏梦行

她说,在九月的银杏树下和川农第一次相逢,这一眨眼便是七年。曾并肩前行的朋友、给予关心和鼓励的老师都是她为种子重新回到这片土壤的底气,工作辗转后她毅然决定备战考研,最终以笔试面试双第一的成绩成为一名研究生,以梦为马再次出发。回到校园,她格外珍惜,重新拾起落下一年半的专业知识,刻苦钻研、深耕学习,一字一句研读文献,日复一日学习算法模型,就这样坚持了700多个日夜。换来的是每一个学年的突破与蜕变,学业二等奖学金、一等奖学金、国家奖学金的逐年进步,专业成绩、开题成绩、中期考核成绩均列第一,获评“校级优秀毕业研究生”,拟评四川省优秀毕业研究生,累计获得国家、省、市、校级以上荣誉十余项。这一次她走的更加踏实与坚定,也更有底气,不再迷茫。

纸上得来终觉浅,躬实践,助研梦

作为四川特大地震的亲历者,她参与导师团队项目开展应急避难所规建研究,曾带领团队深入甘孜、阿坝等地震频发区开展调研,跨越1800公里、走访10余县市、历时一年半,冒着地质衍生灾害随时发生的危险,深入震后仅1个月的封禁区域收集灾害坐标及地形数据。基于调研成果向相关政府部门提交调研意见,共同编撰防灾专著,并接连以学生第一主研身份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科、省级社科、教育厅项目的立项与结题,用科研解决实际问题。她积极参加学术会议整合论文思路,以共同一作的身份在管理学领域全球排名前十的TOP期刊 《OMEGA》中发表论文一篇,并基于论文模型与团队共同研发了新型微藻光伏电板,并借助展览会、企业官网进行推广,实际应用于内蒙古多地。

熔小我之梏,闪星光,沐群情

作为一名中共党员,她成长于集体也把自己奉献给集体。曾担任研会副部长,连续三年担任小班班长,在学生工作中感沐前行,累计服务时长500余小时,服务学生、社区居民、国际友人等多类群体,她在社会实践中奉献青春,全面提升着综合素养,展现着青年党员的使命与担当。

七年来,她在川农追风逐月揽星河,回顾其成长之路,她始终紧跟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需求,聚焦可持续御灾建设与发展,坚持“将文章写在大地上”,笃行实践、以研带本、倾心奉献,综合全面发展。在逐梦的道路上,她将坚定地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,用自己的行动诠释青春的意义与价值。

 

联系我们

学院地址:成都市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       邮编:611830

党委办:028-87124217    行政办:028-87124710    院长书记信箱:jcxy@sicau.edu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