副教授

万将军

时间:2020-05-06 作者: 来源: 点击:

职称 电话
邮箱 简介 副教授,博士

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教师信息

一、基本信息

姓名:万将军 职称:副教授 学历:博士 系别:城乡规划系 职务:建城院科研管理中心主任/城乡规划学硕点研究生教学科研秘书

Email address: wanjiangjun@outlook.com

二、教育背景

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访问学者(2022-2023)

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18年博士研究生毕业 区域规划方向

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 人口资源环境方向

宜宾学院 2012年本科毕业 管理学

三、研究方向

研究方向1:行为地理与健康城乡空间规划;

研究方向2:区域规划与城乡高质量发展

研究方向3:城乡空间建设与管理

欢迎对我研究领域或者魔法世界研究感兴趣的同学联系我。详细信息研究生院官网链接:http://yzb.sicau.edu.cn/dscx/dspc.aspx?gzbh=41472  或者见研究生院官网导师信息栏。

四、教授课程

讲授研究生课程:城市研究方法论、社会发展与城乡社区规划、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课程

本科生课程:城乡旅游规划设计、空间调查论文写作、城市社会学、城乡综合社会调查

五、研究成果

课题版块:

2024年更新:

1、成都市社科重点基地一般项目,编号:JKCS2401,整合模型视角下健康行为的社区生活圈环境影响机制研究,2024-2025,在研,主持。

2023年以前

1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,编号:42301280,认知过程动态视角下老年人城市蓝绿空间步行行为决策机理研究,2024-2026,在研,主持;

2、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,西部项目,暂无编号,基于人群多感官认知-行为偏好差异的城市公园空间环境健康福祉效应研究, 2022-9 至 2023-9,结题,主持;

3、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老龄事业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, 一般项目, XJLL2022013,基于老年人需求的都江堰市老旧小区设施适老性评价与优化研究, 2022-06 至 2023-06,在研,主持;

 4、雅安市组织部,高层次人才项目,暂无编号,雅安乡村地区公众行动困境下环境共治的优化机制研究,2022-01至2022-12,结题,主持;

 5、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困境与路径创新研究”,编号:2021JDR0076。时间:2020年1月—2023年,主持

 6、成都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“成都市农户参与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多维约束和优化路径研究”,编号:2019-RK00-00319-ZF,时间:2019年6月—2020年6月,结题,主持;

 7、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—四川农村发展研究中心2019年度一般项目“四川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现状、问题与乡村振兴启示研究”,编号:CR1908,时间:2019年6月—2021年6月,在研,主持;

 8、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—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2020年度一般项目“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现状、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”,编号:xy2020006,时间:2020年6月—2021年6月,结题,主持;

 9、主持四川农业大学社科专项重点项目“成都市建设公园城市面临的困境与优化机制研究-基于公众参与的视角”,2020/07-2021/07。

 11、主持四川农业大学2020-2021年学科建设双支计划第8层次项目,2020/03-2021/03,结题,主持。

 12、四川省社会科学院“学术新苗”课题: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—以成都市为例,2014-2015,结题,主持。

其他参与纵向和横向项目省略。

论文版块:

2024年更新:

1)Refining the 15-minute community living circle: An innovative evaluation method for medical facility allocation in Chengdu.Land Use Policy,2024(145).(第1作者)(中科院大类TOP期刊)

2)Bridging the gap: Public engagement in blue-green space development for healthier urban futures.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.2024(360).(学生1作,通讯作者)(中科院大类TOP期刊)

3)Integrative analysis of health restoration in urban blue-green spaces: A multiscale approach to community park.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.2024(435).(第1作者)(中科院大类TOP期刊)

4)A spatial econometric investigation into road traffic accessibility and economic growth: insights from the Chengdu-Chongqing twin-city economic circle.Humanities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s.2024(11).(第1作者)(AHCI期刊)

 

2023年及以前:

1)Spatial-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patter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igh-quality development in counties: A case of Sichuan, China. Ecological Indicators,2023, 148, 110132.(第一作者)(中科院大类 top 期刊)

2)Differing perceptions of the youth and the elderly regarding 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 in urban parks: An exploration of the tour experience,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, 2022, 821 (学生一作,通讯作者)(中科院 top 期刊)

3)Assessing the development and multidimensional constraints of the high-quality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the Chengdu-Chongqing twin-city economic circle, Engineering, 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al Management,2023,(08)(第一作者)(JCR收录二区SSCI期刊)

4) Research on Color Space Perceptions and Restorative Effects of Blue Space Based on Color Psychology: Examination of the Yijie District of Dujiangyan City as an Example,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, 2020, (17)(第一作者)( JCR1 区 SSCI)

5)Land Functions, Rural Space Governance, and Farmers ‘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s: A Case Study from the Huanjiang Karst Mountain Area, China, Land, 2020, (9) (第一作者)( JCR2 区 SSCI)

6)Measurement of CouplingCoordination Degree and Spatio-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 Economy and EcologicalEnvironment inthe Chengdu–Chongqing Urban Agglomeration under High-Quality Development,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, 2021, (18) (第一作者)(JCR1 区 SSCI)

7) Spatial-Temporal Impact of Rural Livelihood Capitals on Labor Migration in Panxi, Southwestern Mountainous Region of China,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, 2018, 28(1): 153-166(第一作者)(梯队期刊 SCI)

8) Healthy Community-Life Circle Planning Combining Objective Measurement and Subjective Evaluation: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,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, 2022, (19) (第一作者)( JCR1 区 SSCI)

9) The Effects of Urban Neighborhood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and Health Service Facilities on Residents’Self-Rate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: A Comparative and Empirical Survey,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, 2022, (19) (第一作者)( JCR1 区 SSCI)

10)The Features of Rural Labor Transfer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: Evidence from China’s Southwest Mountainous Areas.Sustainability,第3作者,SSCI来源期刊,2019年第6期。

11)公众视角下公园城市建设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——以成都市为例.四川林业科技,省级刊物,2022,43(05):48-57.(通讯作者,学生一作)

11)芦山地震灾区乡村重建聚落的生态治理特殊性研究,《农村经济》,第1作者,CSSCI来源和中文核心,2014年第9期。

12)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业产业结构变化评价与对策建议,《农村经济》,第1作者,CSSCI来源和中文核心,2018年第6期。

13)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国土空间利用变化的人文驱动框架构建,《中国岩溶》,第1作者,CSCD来源和中文核心,2018年第6期。

14)喀斯特山区县国土空间类型划分与变化特征差异研究,《生态经济》,第1作者,中文核心,2018年第11期。

15)另有合作发表其他公开刊物论文十余篇。

六、社会兼职及荣誉

国家注册英文导游,在成都多家涉外旅行社担任英文兼职翻译。有多年的英文导游翻译经验。



联系我们

学院地址:成都市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       邮编:611830

党委办:028-87124217    行政办:028-87124710    院长书记信箱:jcxy@sicau.edu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