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会服务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-> 科学研究 -> 社会服务 -> 正文

川农大学生助老绿色出行

时间:2025-04-10 作者: 陈烨/文 冯佳 谷梓会/图 来源:建城院 点击:


清明时节,盎然春意肆意铺展,所到之处皆是蓬勃生机。4月8日上午,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工程管理专业2024级3班的20名青年志愿者,怀揣着满腔热忱,踏入都江堰光大百龄帮颐养中心养老院 。一场别具意义的志愿活动就此启幕——他们将陪伴20位老人,搭乘轻轨绿色出行,游览都江堰,还会在沿途开展环保行动。

图为老人与志愿者在青城山门前休息

清晨8点,阳光倾洒。20名学生志愿者准时来到养老院,在工作人员调配下,迅速与老人结成一对一陪伴小组。他们要带老人从养老院前往11公里外的青城山景区,为此精心规划了公交、轨道结合的出行方式,比常规出行碳排放减少约38%。

一路上,志愿者化身“环保讲解员”,给老人讲解轨道交通对城市生态的好处 。78岁的李奶奶头一回坐轻轨,望着窗外油菜花田,笑着和身旁志愿者说:“轻轨不堵车,噪音小,还能看风景,比汽车舒服多了! ”

图为两次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坐

抵达青城山景区,石板路蜿蜒向前。志愿者们或小心推着轮椅,或轻轻搀扶老人,脚步缓而稳。他们随身携带可降解垃圾袋,在游玩中细致提醒垃圾分类回收,让环保理念如春风化雨,融入每一处细节。

在青城山入口前的开阔处,老人们与学生们围坐一圈。春日暖阳下,大家一边分享清甜水果,一边倾听“00后”志愿者讲述现代农业里的绿色技术,从无人机精准施肥到智能滴灌节水系统。83岁的王爷爷感慨:“这次出游,既让我好好感受了春天,又学到新知识,心里比这春光还敞亮!”

图为志愿者搀扶老人前往青城山

“这次出行可不是普通的春游,它更像是一场跨越年龄的环境教育,拉近了两代人的距离,也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。”活动负责人陈烨同学感触颇深地分享道。他进一步介绍,团队之所以特意选择轻轨作为出行工具,一方面是积极响应“低碳清明”的倡议,以实际行动践行环保;另一方面,也是想让老人们亲身感受城市发展带来的便捷,体会科技进步为生活增添的美好。

养老院负责人也透露,有不少老人自从入住后就很少有机会外出。这次活动对他们来说,意义非凡,让他们重新拥抱自然,寻回了那份近在咫尺却久违了的春天的温暖与惬意。

图为志愿者收集旅途产生垃圾

中午,骄阳高悬。返程的轻轨疾驰在城市间,车厢内满是欢声笑语,交织成一曲温暖的乐章。学生们贴心地将老人安全送回养老院后,没有丝毫懈怠,主动和养护人员一起,仔细地把活动中产生的纸杯、果皮等进行分类,而后投放至回收站。

这场打破年龄界限的绿色出行,巧妙地将清明传统与时代特色融合,让古老习俗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。在轨道交通高效有序的运行里,绿色文明也得以代代延续,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温暖且积极的正能量,成为城市中一道动人的风景线。

联系我们

学院地址:成都市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       邮编:611830

党委办:028-87124217    行政办:028-87124710    院长书记信箱:jcxy@sicau.edu.cn